做好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及其对委员履职的启示

做好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几点启示(节选)

第一,要正确把握社情民意信息收集的内容。总结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开展以来的经验,收集的内容大到可划分为十一大类。第一类,对国家、地方制定和实施大政方针的意见建议。比如,《关于着力打造数字经济强省的建议》这篇信息,第二类,国家、地方重大决策、部署出台前后社会各界的反应。比如,《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这篇信息。第三类,群众关注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比如,《推进农村老年助餐服务行动》这篇信息。第四类,有识之士(如专家学者)的警示性、预示性、批评性的意见建议。比如,《对加强太空治理的有关建议》这篇信息。第五类,对政治、经济等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前瞻性、宏观性的意见建议。比如,《实行区港联动打造立体化开放大通道》这篇信息。第六类,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在实施过程中难以把握和操作,或者已经与现实不相适应应进一步完善、修改,甚至废除的意见建议。比如,《建议尽快修订完善安徽省拥军优属条例》这篇信息。第七类,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普遍性或个别极端性,必须引起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隐患问题。比如,《关于加强对农用灌溉井安全管理的建议》这篇信息。第八类,严重影响党和政府形象或与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相抵触的,带有普遍性或个别极端性的问题。比如,《关于行政执法不能为罚而罚的建议》这篇信息。第九类,统一战线工作中的重要情况。比如,《关于加强国有企业统战工作的建议》这篇信息。第十类,重大突发事件、严重自然灾害的实情,特别是消除隐患、维护稳定的意见建议。比如,《灾后重建工作中需要重视的问题》这篇信息。第十一类,特殊群体的要求和愿望,包括那些人数较少,但需要合理兼顾的意见建议。比如,《加强对乡村精神病患者的精准服务与管理》这篇信息。从这十一大类信息可以看出,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内容,涵盖了国家的内政外交,上至对国家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经济社会发展等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的意见建议,下到对各级党委政府的政策措施等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的意见建议。可以说,它包括了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归根结底体现的还是人民政协为人民的履职理念。总的看来,关注民情、倾听民声、传递民意、体察民隐、集中民智、凝聚民心,构成了反映社情民意最基本的内容。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有些内容的信息是不宜报送的。这就是常说的社情民意信息“六不报”,即:不报送背离正确政治方向的信息,不报送内容虚假或不准确的信息,不报送时效性较差、滞后于实际情况的信息,不报送抄袭网络、报刊等公开发表内容的信息,不报送具体日常工作类信息,不向上一级组织报送归属本地方处理的信息。

第二,要正确把握社情民意信息收集的原则。信息的收集是整个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开端,收集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着整体社情民意信息的质量。从实际情况看,做好社情民意信息收集工作,一是要正确把握好目的性原则。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整个政协工作的目的,也理当是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目的。收集社情民意信息,必须在这个目的指导下进行。为此,一定要熟悉党委政府出台的方针政策、作出的决策部署,经常研究党委政府的工作意向及信息需求,从而有目的地反映社情民意信息。二是要正确把握好计划性原则。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是依照服务党委政府决策需要而进行的有目的的活动。因此,还必须有计划地进行。计划性一般包括按目的性要求确定收集内容,列出需要重点收集的问题,确定收集范围和收集对象,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收集的方法和时限。可以说,有计划地收集社情民意信息,是达到收集目的的主观要求。三是要正确把握好时效性原则。当事物处于萌芽状态时,解决起来比较容易、简便;而当时机错过、积重难返时,就加大了解决问题的难度。正所谓,“言当其时,一字千金;言背其时,一文不值”。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必须注重时效性,一旦超过一定的时限,便失去了其反映的价值。这就要求,一方面,要快收集,在适时收集已经发生或出现的种种情况和问题上下功夫;另一方面,要快整理、快报送,特别是对那些很重要的社情民意信息更要争分夺秒,在以最快的速度传递给决策者上下功夫。四是要正确把握好准确性原则。社情民意信息是供领导决策参考的,带有“内参”性质,真实性是其生命。在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中,必须亲自实地考察,做到边收集、边识别,对那些不真实、欠准确的信息资料进行剔除和更正,同时还要充分认识到信息准确的客观要求往往与信息收集者的主观偏爱相悖,应注意防止某些信息因溶进主观色彩而降低准确性的情况发生,从而做到言之有据、言之有理。五是要正确把握好全面性原则。社情民意信息的全,才能确保决策的准。全方位收集社情民意信息是提升服务决策质量的基本要求。这是因为政协提供的社情民意信息越多越全面,党委政府认识决策对象的角度和方位也就相应的多和全,无疑会极大地丰富和强化决策思维。全面包括的内容很多,涉及到所要了解对象的全貌,以及相关的各种情况,如对象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等等。只有把这些大量生成的和苗头性的信息全面收集上来,才能依据信息进行全面论证和科学预测。六是要正确把握好系统性原则。党委政府决策的制定和实施,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只有在各个阶段上连续不断地收集社情民意信息,才能更好地为党委政府在各个决策阶段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撑。因此,必须随时把握事物数量、质量及其特点的变化规律,系统地收集有关社情民意信息,以增强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连贯性、整体性和综合性。

第三,要正确把握社情民意信息调查的方法。社情民意信息调查,是获取相关资料的重要手段。调查方法运用得恰当与否,直接影响着社情民意信息的质量。因此,开展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必须掌握调查的具体技术和方法。从实际情况看,适合政协开展社情民意信息调查的方法主要有七种。一是抽样调查法。就是把调查对象进行分类,再从各类中抽取若干个点,按预定目的和项目进行调查,然后根据抽样调查结果推断出所需要的一般情况。抽样的代表性如何,对于保证调查的质量关系十分重大。抽样又有随机抽样和定点抽样两种,可根据调查的不同对象、不同项目适当选用。二是典型调查法。就是在对调查对象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按照不同类型或不同层次,选择有代表性的典型,进行调查研究。典型调查大致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对具有某种典型意义的单位进行社情民意信息调查,从中发现一些新情况、新经验;另一种是从所有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典型进行重点分析研究,用典型信息去推断整体信息。进行典型调查的关键,是把典型选准,即要有代表性,有普遍意义,有较强的借鉴作用。三是视察考察法。这是一种实地调查方法,是获取社情民意信息的一种直观方法。调查人或直接到现场进行观察,以身之所历、目之所见的方法得到印象形成信息资料;或通过座谈访问,召开各种不同类型的座谈会、个别交谈等,把所需要的信息资料收集上来。四是专题调研法。这是指就某项特定事宜或某个领域的特定问题而进行的社情民意信息调查。专题调研法,顾名思义,就是调查内容比较单一,任务比较单纯。但是每个专题又都有它所涉及的各个侧面。所以,专题调研只是相对而言,要真正搞好,还必须做好该专题所涉及的各个侧面的调查工作。五是追踪调查法。“追踪”,就是按事物发展的踪迹或线索进行追寻。社情民意信息追踪调查,就是根据党委政府对某个项目、课题的需要,随着事件的进程不断收集信息的方法。追踪调查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更全面、更准确、信息量更大的和价值更高的信息,具有针对性、系统性和全程性特点。党委政府一项重要决策完成之后,在决策实施过程中,总希望各有关方面通过追踪调查法取得信息,掌握决策的实施情况,控制决策目标的实现。进行追踪调查,开展好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能够在较大范围内和较高层次上为党委政府改进和完善决策提供优质服务。六是综合调查法。其目的是为了对全局工作作出正确的估计,所以要把了解基本情况、掌握各种数据与重点解剖各类典型结合起来,研究全局工作状况,分析存在问题,探讨解决办法,提出意见建议。开展综合调查,必须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并注意平时的资料积累,掌握尽量全面的第一手材料,包括正面的,反面的,过去的,现在的,以便比较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对全局工作作出客观的估计,获得的信息才能揭示出事物的内在规律,提出的意见建议才能符合实际情况,从而更好地满足党委政府科学谋划工作的需要。七是会议调查法。就是协调召集有关方面人员召开会议,了解情况,听取汇报,倾听意见,或直接参加讨论,共同分析研究,以获取所需信息。

四、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撰写好社情民意信息优秀的社情民意信息,既基于原始材料收集的全面可靠,也少不了撰写时求真务实的态度。写出一篇优秀的社情民意信息,有利于拓展民意表达渠道,调动各类资源各方积极性,服务党委政府决策施策,帮助解决基层困难问题,为实现有效治理凝聚人心凝聚共识。拿政策的制定来说,大多数中央、省级的政策都是顶层设计,是宏观层面上的,还需要下面各级结合实际出台具体实施意见,如果只是上行下效,生搬硬套,最终可能会水土不服。政协委员可以充当桥梁和纽带,把群众对政策和政策施行中的意见写出来、反映上去,有助于政策的完善;还有群众日常生活中闹心事烦心事,如果我们政协委员把它写成社情民意信息报送给党委政府,往往领导一批示,部门就重视,问题就解决,政协委员的责任担当、为民情怀也就体现出来了。

撰写社情民意信息要坚持一事一议,就是一件社情民意信息只反映一件事情。同时,还要注意反映社情民意的目的是为了党和政府全面掌握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有些问题领导可能基本清楚,原因大致也了解,关键是推荐好的解决办法。这就是说,一篇好的社情民意信息,往往是通过简洁精炼的语言,有条有理、符合逻辑地把问题说清楚,把原因讲明白,把建议提精准。这样的社情民意信息,易被采纳,易交办处理。

写出高质量的社情民意信息,题材选择至关重要。题材的选择有一定的遵循,那些擅长撰写的委员归纳出了准、高、小“三字经”。所谓“准”,就是紧盯党和政府工作重点,哪些情况可能是领导急需知道的,哪些问题可能是领导正在思考的,哪些动向可能是领导还未发现的。把握住了这些,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就会对得上路子,也就解决了“准”的问题。所谓“高”,就是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要站在一定的高度,有一定的胸怀,不能只谈一家之言,只谋一己之利,要有一定的普遍性和代表性。这样的社情民意信息反映上去,往往会正中推动工作所需,产生广泛效应。所谓“小”,就是从一些宏观问题中选取某一个角度、某一个侧面、某一个部分,把细分出来的小问题做深做透。我们常说,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要从推动解决一个问题向解决一类问题转变,选择“小”无疑是最佳路径。

撰写好社情民意信息,题材来源是前提条件。正常来源有三个路径。其一,是到群众中去发掘。这也是最主要的路径。中共二十大报告,就完善“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作出部署安排,我想其目的就在于推动广大委员始终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时时注意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愿望,维护群众利益。只要平时要多留心周围群众的情绪和发生的事情,并善于从中发掘有分量、有价值的信息加以整理,我们反映社情民意就有了源头活水。其二,是从会议和活动中去发掘。政协委员一般每年都要参加一些政协例行会议、调研、考察、视察、座谈等活动。这些活动自身会形成一定的履职成果,又会在活动过程中发现其他与预定目的不同的现象和问题,只要做个有心人,这些都能成为我们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鲜活素材。其三,是在本职工作中去发掘。政协委员都有自己的本职岗位,都是各行业各领域的专家和代表人士,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不仅可以解决本行业本领域的理论和实践难题,也会派生出一些与经济社会发展进步密切关联的成果。从这些成果中选取某一方面,结合客观实际加以阐述,也会是非常有价值的社情民意信息。比如,2021年度,全国政协表彰的优秀社情民意信息《对加强太空治理的有关建议》,反映者是全国政协常委吴伟仁,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可以说,他反映的这篇社情民意信息,就是依托他的部分科研成果而撰写出来的。

写出一篇高质量的社情民意信息,光有素材来源还不行,还要有敏锐的眼光和精致的整理。社会生活是动态发展的,情况纷繁复杂,那些带有苗头性、倾向性、萌芽性的问题,没有敏锐的眼光,很有可能就会被忽视,必须在其发展到积重难返的程度之前及时反映,否则就失去了预警的意义。这就要求政协委员都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副“善于倾听的耳朵”。在获取了第一手资料后,要根据这些资料提出具有专业性、前瞻性、典型性及可操作性的建议,就必须对这些问题进行抽丝剥茧的分析加工,以精致的整理赋予其较高的参考价值。最终形成一篇高质量的社情民意信息,还要靠言简意赅的表达能力。因为,社情民意信息主要是供领导参阅,篇幅要求简短精练,不宜长篇大论,字数通常控制在1500字左右。

写出高质量的社情民意信息,还要讲究其篇章结构。首要的是标题。由于社情民意信息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公文,在标题的使用上相对于行政公文有一定的自由发挥空间,需要我们好好把握和充分利用。同时,标题的语言受字数限制,所以表达要集中、凝练,立意要新颖、切中要害。一方面,要归纳出信息的主旨,让人一目了然;另一方面,要能够引人注意,让人产生兴趣。这是因为党政领导的工作比较繁忙,日常需要阅读的文件非常多,因此设计一个能够引起领导注意和阅读兴趣的标题,对于一篇社情民意信息的成功有着积极的作用。也就是常说的题好半篇文,或者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再就是正文。一般情况下,正文分为点出问题、阐明影响及原因和提出建议三个层次。点出问题这部分内容,主要是指明这篇社情民意信息所要反映的情况、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背景,是整篇社情民意信息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有的反映新情况、新问题的社情民意信息甚至只有这部分内容。阐明影响及原因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叙述由问题而产生的正负面影响或分析问题发生后可能造成的后果,强调解决问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有时要详细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探索问题症结,寻求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提出建议这部分内容,主要是根据提出的问题和分析的原因,提出政协委员的意见建议。

撰写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给出的答案是:

首先,要选好题材和主题。实际工作中的任何问题虽然都可以进行研究,但决不是任何问题都可以、都有必要写成建言献策文稿提供给党和政府。撰写什么题材,选用什么题目,这是政协委员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题材和主题是否选择得当,乃一篇建言献策文稿成败的关键所在。通常情况下,应注意把握三个原则:其一,从实际出发,提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问题。其二,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党政步调合拍。其三,坚持辩证法,防止主观片面性。

其次,要有新的独到见解。建言献策文稿的可贵之处,在于作者对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能提出自己新的独到见解。显然,这种真知灼见别人尚未提出过,因而一旦提出,就会给人以思路大开、耳目一新之感,从中受到极大的启示。从一些政协委员的履职经验看,要想见解“独到”,具体就要把握好三点:其一,要人无我有,即自己的意见建议多数人没有想到,具有首创性;其二,要人有我高,即当发现自己和别人提出的意见建议的基本思路差不多时,要在意见建议的内容和形式上棋高一着;其三,要人高我新,即当别人的意见建议水平也很高时,要争取在更高的水平上再创新意,另辟蹊径。要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高、人高我新的境界,就必须见事要早,做到发现问题先人一步;谋事要深,做到分析问题深人一层;参事要高,做到提出建议胜人一筹。“早一点”“深一层”“高一筹”,这“三个一”环环相扣,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是,最重要的还是政协委员的主体意识要“强一些”,并把很强的知责之明,转化为扎实的履责之行。

再次,提出的建议要既符合大方向又具可行性。建言献策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存在的问题,把实际工作推向前进。因此,作者不但要提出问题,还要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办法。这些建议和办法,应当是党的方针政策所允许的,同时又是切合实际,经过努力可以办到的。这样,才便于实际工作部门所采纳。如果提出的建议和办法在现阶段根本无法实现,势必成了脱离实际的幻想,也就失去了其意义和价值。

第四,文风要朴实而富有逻辑。大凡建言献策的优秀之作,都简明扼要、开门见山,生动活泼、具体形象,材料扎实、规律揭示,分析精辟、论证有力。为此,要努力做到“三有”:一是有根据。何谓根据,简言之就是“上头”精神和“下头”实际,对上不能偏离,对下不能脱离,并使二者有机结合。只有吃透“上头”精神,才能不脱离中心、不妨碍大局;只有掌握“下头”实际,才能不违背社情、不违逆民意。由此,所建之言和所献之策,就会务实管用。二是有条理。缺乏条理的意见建议,很难以引起党委政府的注意和重视。从这个意义上说,建言的每一句话不仅要句句在理,而且要层次分明;献策的每一条意见不仅要条条管用,而且要相互关联。所以,政协委员在追求言之有物的同时,还要追求言之有序,善于凭借条理性为自己的建言献策文稿增色添彩。三是有论证。只有对建言献策的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论证,才能选择出“满意”或“最优”的对策建议。在向党委政府提出某一意见建议之前,对其正确性和可行性一定要进行认真的反复的多角度的分析论证,确有把握之后再提出,绝不能把一些不成熟的意见建议草率地交给党委政府去识别去选择。

来源:江淮时报 

编辑:尹东

审核:夏中锋

2023-04-11)

来源:本站   编辑:普通管理员
打印该页   关闭窗口   返回到页面顶部